9月25日,新材料所气凝胶材料创新团队承担的两项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院)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验收会在第一会议室召开。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南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两项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校(院)中试基地、科研处、兰山区科技局、新材料研究所相关部门领导和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验收会。

在校(院)-院地产学研合作基金的支持下,团队自主研发了基于气凝胶纳米绝热材料的太阳能集热保温系统及专用异型件设计与制作,完成了多项节能示范工程。项目首次将隔热性能优异的气凝胶应用到太阳能集热系统,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其保温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T 20095-2006;解决了太阳能行业保温材料老化严重和腐蚀的行业痛点问题,有望带动整个产业升级换代,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专家对本项目示范工程进行了现场考察,受到高度认可。团队将研发的陶瓷基气凝胶绝热降噪材料应用于汽油机消音器,与常用的绝热保温材料相比,抗热冲击效果良好,实现了在我国农机装备的创新应用,提升了我省农机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企业装备因材料受限无法出口的问题;该项目相关技术已获得临沂市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团队研发气凝胶材料及在特种领域的创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加快推广和应用。
在校(院)-院地产学研合作基金助推作用下,新材料所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实现了新材料所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解决了企业痛点问题,为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材料所气凝胶材料创新团队在高机械强度气凝胶材料的原创设计与性能、碳气凝胶超级电容器在微观结构理论优化设计等基础研究领域开辟了气凝胶纳米材料基础研究特色,陆续发表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Applied Surface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 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关注。在气凝胶材料创新应用方面,团队掌握了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基于气凝胶绝热材料的新产品开发,在国内外气凝胶材料创新应用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效提升了我省在气凝胶材料领域研发实力。近五年来,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临沂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9项科研奖励,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在校(院)-院地产学研合作基金助推作用下,新材料所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实现了新材料所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解决了企业痛点问题,为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材料所气凝胶材料创新团队在高机械强度气凝胶材料的原创设计与性能、碳气凝胶超级电容器在微观结构理论优化设计等基础研究领域开辟了气凝胶纳米材料基础研究特色,陆续发表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Applied Surface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 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关注。在气凝胶材料创新应用方面,团队掌握了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基于气凝胶绝热材料的新产品开发,在国内外气凝胶材料创新应用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效提升了我省在气凝胶材料领域研发实力。近五年来,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临沂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9项科研奖励,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