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光电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综述

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11

近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微纳光电功能材料创新团队王子飞老师课题组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9.0)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Phosphorescent Carbon Dots via Host–Guest Engineering重要综述论文。材料学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闫有泉为文章的第一作者,王子飞老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唯一单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安全、生物成像、智能光学器件等前沿应用领域对高性能发光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室温磷光(RTP)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以碳点(CDs)为基础构建的主-客体RTP体系因其优异的环境适应性和发光特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 CDs-客体RTP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系统性总结了CDs基主客体RTP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1重点阐述了刚性限域效应、电荷转移通道以及能量转移机制在实现发射波长可调、延长寿命及提升量子产率方面的关键作用(图2)。具体而言,分子间相互作用可持续稳定三重态激子,光诱导电子转移与电荷分离显著增强RTP性能,而多通道能量转移则能够对RTP参数实现精细化调控。同时,深入探讨了CDs基主-客体RTP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圆偏振发光、智能响应、双模余辉等特殊光学特性,展示了其在信息加密、高端光电、生物成像与可视化传感等领域的多功能应用实践此外,文章还指出了该领域材料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并前瞻性地提出了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进一步深化对CDs基主-客体体系的机制认知,为RTP材料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创新思路。

2. CDs基主客体RTP材料的基本设计策略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51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4MB089ZR2020QE05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试点项目(2023PY010)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09988